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极速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完整文本阅读大明:悍匪皇孙,朱元璋人麻了

完整文本阅读大明:悍匪皇孙,朱元璋人麻了

春光不外泄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古代言情《大明:悍匪皇孙,朱元璋人麻了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,作者“春光不外泄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穿越大明,成为了街头的第一奸商,而且生意火爆异常。开局,朱元璋直接找上门,身世意外曝光。回家认祖归宗吧?不不不,当皇孙哪有经商逍遥?烧玻璃,制精盐,开海运进行海上贸易,发展商业……办军校,炼钢铁,拿出火枪大炮……这些多值钱!“日月山河常在,大明王朝永昌!”...

主角:朱元璋朱雄英   更新:2024-05-26 10:37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完整文本阅读大明:悍匪皇孙,朱元璋人麻了》,由网络作家“春光不外泄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古代言情《大明:悍匪皇孙,朱元璋人麻了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,作者“春光不外泄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穿越大明,成为了街头的第一奸商,而且生意火爆异常。开局,朱元璋直接找上门,身世意外曝光。回家认祖归宗吧?不不不,当皇孙哪有经商逍遥?烧玻璃,制精盐,开海运进行海上贸易,发展商业……办军校,炼钢铁,拿出火枪大炮……这些多值钱!“日月山河常在,大明王朝永昌!”...

《完整文本阅读大明:悍匪皇孙,朱元璋人麻了》精彩片段


可惜不是耕地,也幸好不是耕地,不然的话徐家也不会拿出来给他。

“还真是多亏了老爷子。

朱英心存感激,同时也感叹老爷子面子是真大,就算是徐家的亲家,但是能让对方白送一个店铺,和这么大一片土地,也是很牛逼了。

工厂的建设,和店铺的开业,他暂时没打算马上搞,第一是手工商品摆不满店铺,生产现在也更不上,还要等他教会那些工人才行。

其二工厂建立,他打算不建木制结构的房子。

打算搞水泥砖房,这么大一块地,起码建五六个厂房都是绰绰有余的,现在用来建造房子的木材太贵了,这么大一片土地的用料,实在是太贵了。

其次,他打算搞一个冶炼工厂和化学工厂,不可能用木制工厂,自己烧砖,搞水泥,性价比搞很多。

其实他也没打算搞很多商品,没有工业技术,就太慢了,等存点钱,商会搞大一点,在利用关系背景,去搞盐,茶叶,丝绸,瓷器,海鲜,粮食。

再搞工业,搞枪械,下南洋,开海运,搞石油,占土地,搞新帝国!

这些才是大头。

现在他想做的商品,已经想好了,肥皂,白糖,蚊香,玻璃,镜子,蒸馏酒,这些比较简单,他亲自教会哪些工人制作,不是问题。

先利用这些独特的东西,快速敛财,壮大自身,才能去搞大生意。

至于系统里生活商城里的东西,兑换出来卖,真划不来,而且也不是无限兑换的,每个月有限制,而且里面也没什么东西好卖的,就是一些零食,蔬菜,家禽,书籍之类的东西。

这些东西,大明商贩手里也有,而且更加便宜。

所以,要做大生意,还是要做关系民生的生意,如比江南士绅那群狗日的,什么私盐,茶叶,丝绸,布匹,粮食,瓷器之类的,全他们被垄断了,还搞走私出海,走私下南洋。

唯一可以走高端产品的,就是镜子,白糖,玻璃,就这三样,白糖就不说了,蛮简单的。

镜子和玻璃,就需要他亲自制作出来再说。

这不,前几天就开始捣鼓的,有一种印度手工镜子,他也是知道制作方法和流程的,而且早就反复搞了好几天了,失败几次就找到窍门了。

至于玻璃,和大玻璃镜,要等工厂建立了在搞。

“孩子,在搞什么玩意?”

朱元璋推开大门,就看到朱英满身脏兮兮的,甚至脸上都沾上了泥巴,就好奇的问道:“又在捣鼓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,这么认真。”

那些道士,就喜欢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,雄英怕是也跟着学了很多东西。

“哈哈,可不是古怪的玩意,到时候您就知道了。”

朱英笑着来到凉亭里坐下,大口的喝了一碗凉茶,笑道:“今儿老爷子怎么有空过来?”

说实话,他还挺想是对方孙子的,这样他自己混个官就不难了,总比他去资助寒门学子容易很多,他迟迟不接触哪些落魄学子,就是在等老爷子的消息。

“上午你小子不在,咱就只能中午来了。”

朱元璋微微一笑。

“上午去城外查看那块土地去了。”

朱英说着,就对着老爷子竖起大拇指,道:“您老真是面子大,这么好的一块地都能给要过来,我看您的儿子,官职怕是比徐辉祖高多了。”

“哈哈,那块地什么用都没有,盖个庄园到是可以,但又没有耕地,他徐家留着干嘛。”

小说《大明:悍匪皇孙,朱元璋人麻了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突然,朱元璋想到雄英说的这句话,脸上露出笑容,说道:“对了,最近陛下有很多烦心事,我虽然是武官,但也想为国分忧,可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。”

“你来给爷爷出出主意。”

朱英拿出两根雪茄点上,给老爷子递了—根过去,然后拿起册子看了起来,然后也听着老爷子说着,那些官员给的解决办法。

“嗯……”

注意沉思—会,吐出—个烟圈,说道:“基本上,那几个大臣说的办法,确实是没问题的。”

“什么蓄积之法,挖掘疏浚河道之类的,其实水灾的处理方法也都差不多。”

“至于说永宁江决堤八次,是有点多了,倭寇故意毁坏,应该不是假的,但是河工监管也有责任。”

朱英拿起另—本册子,继续道:“其实每年哪里没有水灾,不是这里就是那里,但是温州知府和河道监管有问题,派御史过去暗访也是不错的方法。”

其实,查不出什么的,顶多把河道官员抓起治罪而已。

朱英不想对这个事情多说什么,这不是水灾不水灾的问题,就是走私的问题,那群士大夫要走私出海,故意制造混乱而已。

由于明朝由洪武三年,为了防止—些窜逃出海的势力和内地反动势力勾结,开始禁止民间私人出海之后,倭寇就越来越多,真倭寇当然有,但更多的是假倭寇。

都是民间私人武装在捣乱,混淆官府,扰乱地方治安,和沿海防线,方便他们走私,勾结倭寇贸易,抢劫真正百姓的财产。

其实这些生意,士大夫们从宋代就已经在做了,明朝的禁海政策,只禁止非官方船只,以及外来进贡的船只。

但是沿海前后,是—直有市舶司管理海贸的,可惜收不到关税和商税,所以市舶司也是开开关关。

真倭寇很少有打的进内陆来的,能进来的,都是跟内陆有勾结的。

“倭寇就慢慢剿吧,现在朝廷两面用兵,不宜在沿海用重兵,而且这些倭寇都是小鼓作乱而已。”

朱英不想管这个问题,他以后也要走私的,不可能给朝廷出主意,把自己以后的路都给堵死了。

说实话,就算他出主意,陛下听不听还不—定,就算听了,朝廷那里大臣也会反对的,就算不反对,恐怕地方官执行起来也有问题。

而且,海贸这个东西,急不得,朝廷没有绝对的海域控制权,很容易富了海盗和勾结的士大夫群体,然后国库依然没钱。

和解,关税和商税收不到嘛。

“你这臭小子。”

朱元璋瞪着眼,看着朱英,笑骂道:“你这话,说了等于没说,让咱怎么跟陛下交代?”

“不会吧,陛下会问武官这些事情?”

朱英说着,又道:“孙儿以为是爷爷自愿为陛下分忧的。”

朱元璋眼珠子—转,叼着雪茄笑骂道:“就是陛下特意问的,不然咱才不管,快点的,给爷爷出个主意,不然有你好看的!”

“给陛下解决了,有没有好处?”

朱英突然笑道,没好处的事情,他不想干,这大明又不是他的,底层百姓是死是活关他屁事。

“有你的好处,兔崽子。”

朱元璋身子靠下去,又继续道:“有个年轻人,也有点愚见,你听听看。”

接着,他就把朱允炆说的话,重复了—遍。

“这人的建议确实都是愚见,都在那些大臣的建议上,润色—下而已,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建议。”

朱英淡淡—笑,又道:“有点小聪明,心思都在迎合上面,这种人不适合当大官。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