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渊李良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精品推介大明:权谋盛世》,由网络作家“龙渊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叫做《大明:权谋盛世》,是作者“龙渊”写的小说,主角是沈渊李良。本书精彩片段:画作。沈渊在前世是学历史的,而这位性格怪异的瑞王朱常浩,想不引起他的注意都难。所以当沈渊知道现在是万历三十五年时,他立刻就意识到,可以把朱常浩利用起来。在前世他曾见过朱常浩的画作,知道这家伙不但做王爷不着调,书画作品也很不正经,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个“众香之主”的名号。再加上这位刘征来自京师,对瑞王的情况肯定有所耳闻。所以沈渊就画了这幅画......
《精品推介大明:权谋盛世》精彩片段
还有这上面的寇白门和卞玉京又是谁?刘征又好笑又好气地向落款上看去……然后他就是全身一震!
只见那上面没有名字,却写着六个字“燕京众香之主”!
在这一瞬间,刘征立刻想到了一个人……瑞王朱常浩!
一刹那间,他的脑袋里就是一片空白,他怎么也没想到在沈渊的书房里,竟然会有瑞王的手迹!
他立刻攥紧了拳头,控制住了身体上的异样,同时使尽全力,才没有回头向旁边的沈渊看去。
在这一刻,他心中无比庆幸自己没有像那个县令唐利一样,大肆朝着沈玉亭发作。
因为沈家竟然搭上了瑞王的关系,对他这个小小县令而言,这可是扎扎实实地一脚踢上了铁板!
之后他心里不住地想着,这幅画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?
首先沈玉亭公务繁忙,他作为一个县丞也没可能到京师去公干。
其次这幅画上的内容十分不正经,要是赠与同辈还是有可能的……瑞王今年十七岁,正好和沈渊同龄!
此刻刘征的脑海中飞快地转动,神经紧张之极,同时他心中也在暗自大叫着侥幸。
如果不是自己恰好从京师过来,恐怕今天他看到这“燕京众香之主”几个字,也不会知道那是瑞王的雅号。
在这之后,他极力回想着瑞王在这几年间的所作所为,忽然就让他找到了有关这幅画的线索。
……
瑞王是在万历二十九年,和他的兄长朱常洛与朱常洵三人同日封王的。但在朝中他的两位兄长一个是皇长子,另一位深受天子的喜爱。所以大臣们执意要将朱常洛立为太子,而天子却死活要立朱常洵。
就因为这件事,天子跟朝臣之间闹得不可开交,以至于很多年都没上朝了。
而这位瑞王朱常浩,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,却经常做出一些荒唐之举,以至于完全没有被争夺皇位的双方视为威胁。
就在去年,因为瑞王年纪不小了,所以天子催他尽快成婚。而这位朱常浩居然就拿着圣旨当令箭,一次次向礼部去讨要成婚的银子。
这家伙刚开始是一两个月一趟,后来几乎每天都去一回。等到礼部一清点,发现他前后已经要走了十八万两银子。
于是礼部官员就问朱常浩,说给他的银子已经不少了,为什么他还不成婚啊?
没想到朱常浩居然大言不惭地说,就这点钱还不够他置办礼服的呢!
瑞王这件事做得荒唐至极,甚至天子知道后也是十分震怒,于是就罚他这位皇子到江南去赈灾,说是要让他看看民间疾苦……说起来这就是去年的事!
扬州除了是大运河的枢纽之地,也是赈灾的必经之路。瘦西湖又是天下名胜,瑞王这样贪玩的人,一定不会错过这样的美景。
而且瑞王和这个沈渊又同时都有纨绔之名,要是他们在瘦西湖上遇见……我的天!
如果他刘征把姓沈的一家人全都给弄死了,当回头瑞王想起这位故友沈渊,然后一打听,听到沈渊被他这个小小县令给杀了……那他还能活命?
到时候,就算老师也护不住自己!想到这里时,刘征的冷汗都从鬓角上淌下来了。
等到他好不容易收摄心神,一回过头就见沈渊还在不管不顾地读书,屋子里的情形居然丝毫没有打扰到他。
刘征想了想决定还是确认一下,于是他提着忐忑的心对沈渊笑道:“沈少爷,这幅画笔法狂放恣意,倒是很有味道……不知是谁所作?”
沈渊抬头看了一眼刘征,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墙上那幅画,随即脸上就露出了一副不屑的神情。
“那是去年,我在瘦西湖上见到的一个家伙,”就见沈渊轻蔑地说道:“他跟我斗蛐蛐儿,一连输了我九场!”
“然后呢?”听到这句话,刘征知道作画的这人十有八九就是瑞王了,他提问时嗓子里都不免发出了颤音儿。
“然后他跟我喝着酒,谈论那些养蛐蛐儿、斗狗走马之类的事,倒是相谈甚欢,一场酒把我喝得大醉。”
“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上,你猜怎么着?”这边沈渊气得直摇头,懊悔地说道:“等我早上一醒,这小子不但跑了,还拐跑了我三只最好的蛐蛐儿!”
“关键是他还厚着脸皮,给我留下了一封信,说改日一定找我到他家去玩儿,此外还留下了这幅破画……”
“就是他!”听到此处,刘征一想到瑞王在京师里的做派,他立刻就确定这个沈渊,还真是无意之中得到了瑞王的好感!
我的天!真是好险!这时刘征在暗自庆幸之余,不免暗自捏了一把冷汗!
而这时的沈渊看似无心,却已经把刘征前后的表现神态看了个一清二楚。见到这家伙一阵青一阵白的唰唰变脸,沈渊心里都笑得不行了!
这就是沈渊为了他父子的安全,安排下的后招。目的就是让这位刘征县令,想对他们父子不利时心存顾忌。
于是他就拉大旗做虎皮,炮制出了这样一幅风格奇异的画作。
沈渊在前世是学历史的,而这位性格怪异的瑞王朱常浩,想不引起他的注意都难。
所以当沈渊知道现在是万历三十五年时,他立刻就意识到,可以把朱常浩利用起来。
在前世他曾见过朱常浩的画作,知道这家伙不但做王爷不着调,书画作品也很不正经,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个“众香之主”的名号。
再加上这位刘征来自京师,对瑞王的情况肯定有所耳闻。所以沈渊就画了这幅画,专门就是用来吓唬他的!
反正古时交通不便,类似这种事,刘征也没有办法到瑞王那里去查证。
更何况就算是他能查得清楚,到时候一年半载也该过去了,好歹他们沈家在这段时间内都是安全的。
哪怕事情败露,沈渊也可以对这件事矢口否认。反正从他嘴里也没说出过“瑞王朱常浩”的名头,从头到尾都是刘征瞎猜的!
现在沈渊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,他却还在那里不动声色,欣赏着刘征被吓得丑态百出的样子。
而这时的刘征回头一看,就见那个二傻子唐利居然还在大发官威,一句句地数落沈玉亭!
沈玉亭倒是好涵养,面带微笑连连点头,好像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样。
而那个唐利却依然吐沫星子飞溅,不依不饶地指着沈玉亭道:“你说你这么大岁数的人了,也不说好好办办差事!”
等到沈渊和石勇捕头进了王府之后,就见这座王府格局森严,气魄宏大……不过沈渊他们却没什么机会感慨这些建筑的宏伟。
因为从头至尾,他们都在绕着内外墙之间的夹道,绕过大半个王府向后宅走去。
这夹道的功用有两个:一是作为平时车马通行的通道,比如说王爷要出行,大喊一声“备车”。这时候的马车不可能在建筑物中间来回穿行,他们就在马房出发,顺着夹道一直走到大门口那边。
当然这条夹道还有另外一个作用,就是供那些巡夜的家丁护院,在这条路上来回巡逻。
沈渊抬头一看,好家伙!两丈高的院墙,这要是肩上扛着个县主一跃而过,那功夫真是可想而知!
沈渊他们绕过的部分正是王府的前半部,一般都用作宴饮会客,所以建筑宽大高耸,气势颇不一般,到了后面就进了王府的内宅。
这时他们才得以从夹道中出来,被家丁带着直奔鹿邑县主的闺房。
在这之前石勇捕头已经拜见了王爷,这次就不用再去了,所以他直接带着沈渊去勘察现场。
进入后宅到了后花园里,这时又是一番景象。
花园中古木嶙峋,树荫浓密,清澈的小湖里有几只鸳鸯畅游。湖边上芳草萋萋,芦苇遍地,居然是一派山野气象。
太湖石堆叠的假山使得小路曲折蜿蜒,颇有柳暗花明之意。几只黄莺在玉兰树枝头滴滴的鸣叫,更显得花园里清幽雅致,意趣非凡。
在花木掩映中,前方露出了小楼的一角,想必这就是那位鹿邑县主朱羽棋的香闺了。
这座小楼高仅两层,修得却是秀气典雅,青砖白墙碧瓦,所有的木柱都是原木色,丝毫没有雕梁画栋的繁复匠气。
沈渊看了看,小楼周围花木扶疏,竹影摇曳,在这地方就是藏上一百个人也未必能看得见!
他皱了皱眉,跟着石捕头往前走。此时在小楼门前,一个灵秀可爱的小丫鬟正等在那里。
这小丫鬟脸色煞白,显然小姐失踪的事把她也吓得不轻。刚才一定是有人知会她,让她在这里等着人来勘查现场。所以一见到石捕头他们来,小丫鬟立刻就松了口气。
等他们进了小楼,一楼是待客的厅堂,简单摆设着黄花梨的桌椅茶具,墙上还有几幅字画,看起来倒是文人气息颇重。
那小丫鬟指着楼梯低声道:“小姐的闺房就在楼上。”
听她一开口,声音娇啼婉转,沈渊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,倒是把这个小丫鬟看得满面通红。
所谓物似主人形,见此情景沈渊心中暗道:看这小丫鬟的模样,这间闺房的主人平素和外人交往,也多不到哪儿去。
这时的石捕头忧心忡忡地注意着周围的细节,当他们顺着楼梯拾级而上,沈渊听着自己脚下的楼梯响,一时间不由得暗自感慨。
这清幽的香闺,雅致的小楼,还有这大明的木质楼梯,真让人觉得恍如隔世。
自己终于远离了过去喧嚣的现代红尘,却一头扎进了这大明朝的万丈波澜里。
也不知在大明这条江河里,他将会是随波逐流,还是掀起惊涛骇浪?
一时之间心绪有些伤感,当沈渊走上小楼后,他暗自警告自己集中精力,镇定心神,接下来就是破案的关键时刻!
顺着楼梯拾级而上,迎面是一片宽大的屏风,将小楼的二层和楼梯分隔开来。
沈渊抬头一看,就看见屏风上绘着一张画作,正是唐寅的《秋风纨扇图》。
唐寅就是唐伯虎,这时距离他去世已有八十年了,可是他留下来的画作却已经蜚声海内。
看到画上的题字,沈渊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电影里他青衣小帽一身家丁打扮,大战对穿肠的情形。
收起了脸上的笑意,沈渊仔细看了看这幅画。
其实他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幅摹本,因为这屏风上的画实在太大了,《秋风纨扇图》的原画可没有一人多高。
只见画上一名神态婉约的女子手持团扇,表情落寞孤寂,似乎是感伤自己的命运和纨扇一样,秋风一起就被人遗忘了。
画上题着唐寅的四句诗:秋来纨扇合收藏,何事佳人重感伤。请把世情详细看,大都谁不逐炎凉?
沈渊看这幅画上纸色雪白、墨色簇新,于是便指着它向那小丫鬟问道:“这幅屏风出自谁的手笔?”
“我家县主画的,她每年都画一幅新的换上。”那小丫鬟低眉垂眼的答道。
“哦……”沈渊又向那幅画上看了一眼,倒是被他看出了一些门道。
一般白描画法的书画,若是放大成这个样子,难免会显得笔致粗疏笨重。可在这幅屏风上,女子的衣纹却犹如枯藤挂树,古拙疏朗。
显然这位鹿邑县主,不是个只会几笔没骨花卉的初学者,而是深得书画的精髓,这就厉害了!
想到这里,沈渊心里又是暗自称奇。
当大家绕过屏风之后,眼前一层楼局面开阔,全是姑娘的香闺。
只见紫檀木书架上,古书善本一直摞到了房顶。博古架上没有那些艳丽细巧的花瓶,却摆满了铜色斑斓的商彝周鼎。
屋子里没看见梳妆台和镜子,宽大的画案上倒是一排摆着十余方古砚。迎面一点儿脂粉气都没闻到,却有一股书香混合着兰香扑面而来。
“有意思!”
沈渊觉得这分明是一个学问大家的书房,哪里像是一间香闺了?女儿家的香粉刺绣,颜色鲜艳的装饰,这里倒是一样不见。
这次石勇以沈渊马首是瞻,跟着他一步步往前走,石捕头的目光也在四下搜寻着。
沈渊拨弹了一下墙上挂的古琴,琴弦未松,显然是经常弹奏。他又看了看案头上摆的残局……寥寥几个棋子,一两眼也看不出棋艺如何。
之后他一直走到小姐的香闺尽头,那里是一扇宽大的窗户,王府花园里的景致尽收眼底。
窗下摆着一把椅子,沈渊默不作声地坐在那上面。然后他一低头,就见窗栏上印着一道道数不清的细细划痕。
沈渊叹了口气,把小臂轻轻搁在栏杆上,指尖轻轻叩打着窗栏。
他的手指尖每点一下,都恰好落在那些划痕上。
最新评论